繼 2023 年和 2024 年創紀錄的高溫之後,今年 1 月至 8 月的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化前平均水準高出 1.42°C,而 2024 年全年則約高出 1.55°C。不過,該組織仍認為,實現《巴黎協定》目標依然是可能的。
該組織還表示,從 2015 年到 2025 年的這 11 年中,每一年都是自 176 年前開始觀測以來最熱的年份之一。此外,最近三年,也就是 2023、2024、2025 年是有史以來最熱的三年。該組織指出,今年聖嬰現象已消退,氣候條件轉為更為中性,而聖嬰現象在 2023 年和 2024 年期間曾加劇全球升溫。但與此同時,溫室氣體濃度和海洋熱含量,這兩項數據在 2024 年創下歷史新高,並且在 2025 年仍在持續攀升。
這一說法也得到聯合國環境規劃署(UNEP)的證明。該機構週二發布的年度報告顯示,去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再次上升了 2.3%,主要由印度、中國、俄羅斯和印度尼西亞排放的強勁增長所推動。根據該機構數據,2024 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已達 577 億噸二氧化碳當量。該機構再次提醒,要實現《巴黎協定》目標,排放量必須迅速大幅下降。
本週四至週五,巴西總統盧拉召集各國元首及政府首腦召開會議,為 COP30 做準備,會議的核心議題是:如何緊急採取行動,實現十年前簽署的《巴黎協定》目標。該協定旨在將全球平均氣溫升幅限制在工業化前水準之上“遠低於 2°C”,並盡力控制在 1.5°C 以內。